以 Claude Code、Cursor、Cognition 等为代表的编码助手的兴起,正在改变软件的构建方式。开发者不再需要手动连接 API,只需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编码助手就能处理编写、执行和迭代代码等技术任务。这为“低代码 IT”带来了可能,让业务人员也能快速构建内外部应用程序。
但这里存在一个关键问题:默认情况下,编码助手无法原生理解文档。
编码助手的局限性:为何文档理解至关重要?
企业应用的核心是处理各类文档:合同、财务报告、法律文书、技术规范、会议纪要等。这些信息通常被锁定在 PDF、PPTX、DOCX、XLSX 等文件格式中,需要专门的工具来读取和检索,而这正是编码助手所欠缺的。
这可能听起来有些意外,但编码助手在理解文件方面确实存在明显短板:
- Cursor:完全不支持上传 PDF 等多种文件格式。
- Claude Code:虽然具备基本的 PDF 读取能力,但有 32MB 的最大文件大小和单次请求 100 页的限制。
为编码助手配备强大的文档理解工具,将带来两大核心优势:
- 获取更丰富的上下文:构建的应用能更好地适应具体的业务需求。
- 在生成代码中集成工具:构建的应用将更具智能化、通用性,且准确率更高。
如果编码助手缺乏文档理解能力,将导致两个严重问题:
1. 缺失核心业务上下文
当你要求编码助手构建一个财务报告仪表盘时,它本应理解你公司的季度报告格式、数据结构以及关键业务指标。然而,这些信息通常以产品需求文档(PRD)和产品规格书的形式存储在 Google Drive 或 Sharepoint 等文件系统中。没有这些上下文,编码助手只能生成基于假设的通用模板。
2. 无法构建实用的自动化流程
若要求编码助手构建合同审查软件,它可能会生成一些查找“终止”、“责任”等关键词的代码,但完全无法理解决定合同可执行性的细微法律语言。这意味着它生成的自动化流程非常脆弱,无法泛化到各种输入,实用价值极低。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私募股权分析师希望自动化分析数据室中的财务文件。编码助手首先需要初步理解示例财务文件(是公开文件还是内部报告?)和过往的尽职调查报告,才能明确业务需求。同时,在生成的自动化工作流中,也需要持续调用这些文档理解模块。
三种为编码助手增强文档理解能力的方法
为了弥合这一差距,我们探索了三种互补的模式,为编码助手赋予文档智能。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组合使用。
方法一:通过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访问文档
Claude Code 原生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通过官方提供的 MCP 集成列表,可以连接到 Salesforce、Confluence、Figma 等多种 SaaS 服务。如果你的数据源主要是文件集合,则需要先对文档进行预处理,再将其作为 MCP 端点暴露给编码助手。
工作原理
- 预处理:创建一个服务来解析、分块和嵌入你的文档(如 PRD、财务报告等)。
- 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向量数据库、结构化数据库或图数据库中。
- 暴露:将该存储系统包装成一组 MCP 工具接口。
在代码生成过程中,Claude Code 可以查询这个 MCP 服务器,从而获取关于业务流程、政策和数据结构的丰富上下文。
优势
这是一种为编码助手快速提供大量上下文的有效方式。当你让它“创建一个费用审批工作流”时,它可以通过查询索引好的政策文件,直接了解公司的支出限制、审批层级和政策例外。
权衡与挑战
- 实现质量:上下文的质量高度依赖于索引、检索和 MCP 的实现细节。
- 集成覆盖:许多流行的文件存储库(如 Sharepoint)缺乏官方的 MCP 服务器,而社区版本的功能可能不够强大。
- 能力限制:编码助手只能访问上下文,无法直接调用索引实现本身来构建更复杂的文档理解工作流。
- 联邦检索:当编码助手需要访问成百上千个 MCP 服务器时,会遇到联邦检索的难题。此时,一个集中的、高精度的索引仍然至关重要。
像 LlamaCloud 这样的工具(通过开源的 LlamaCloud MCP 服务器或 mcp.llamaindex.ai
提供服务)有助于缓解上述部分问题,它提供集中的索引服务和高质量的标准化模块,但其操作丰富性可能不如 CLI。
方法二:通过命令行工具(CLI)操作文档
编码助手非常擅长使用命令行工具(CLI),这些工具提供了纯语义搜索无法比拟的多样化操作(如 grep
、cat
、find
)。
工作原理
标准的 CLI 命令(如 grep
)专为结构化文本设计,无法解析 PDF 的表格结构或理解段落的语义。解决方案是:为编码助手提供一套增强的 CLI 命令,使其具备文档解析、提取和搜索的能力。这样,它既可以读取文档并缓存数据,又能利用 grep
和 cat
的所有优势,同时还能进行语义搜索。
优势
想象一下,让编码助手分析 100 多份法律简报以识别先例案件。借助增强的 CLI 工具,它可以在整个语料库中高效搜索、提取相关引文并进行交叉引用——所有操作都在其熟悉的命令行界面中完成。这种方法保持了 CLI 工具的灵活性和可组合性,同时增加了业务应用所需的文档智能。
权衡与挑战
- 环境依赖:需要确保所有文件在本地或可访问 CLI 的环境中可用。
- 扩展性:这种方法在处理约千份文档时效果良好,但能否扩展到百万级以上的文档尚不明确,届时可能仍需依赖语义搜索。
像 SemTools 这样的工具可以为 CLI 增加 parse
和 search
命令,赋予编码助手真正的文档理解能力。
方法三:教会编码助手构建智能文档工作流
前两种方法主要帮助编码助手获取上下文,但并未从根本上教会它如何构建一个更优秀的业务应用。基于规则的方法泛化能力差,很容易在文档格式变化时失效。
工作原理
与其一次性地提供上下文,不如“授人以渔”——为编码助手提供底层的文档解析、提取和工作流工具,让它能直接在生成的应用中使用这些模块。这可以通过标准化地扩展其知识库(例如,在 CLAUDE.md
文件中追加说明)来实现。
- 文档解析 API:需要能处理复杂的文档布局,为提取的数据提供置信度分数和来源引用,并保持跨文档类型的一致性。
- 工作流 API:需要让编码助手能够构建包含文档处理、人工监督、错误处理和质量验证的多步骤工作流。
注意:如果要提供给助手的文档信息量过大(例如超过 20k tokens),直接填充 CLAUDE.md
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此时,通过 MCP 开发一个文档检索工具会是更好的选择。
优势
这种方法为编码助手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语言,使其能够构建可通用解释和推理文档的应用。当新的发票格式出现时,底层的文档智能会自动适应。应用能够理解它正在处理的内容,并提供关于置信度和数据质量的有意义的反馈。
像 vibe-llama 这样的工具,结合 LlamaCloud 的文档理解能力和 LlamaIndex Workflows 的智能体编排,可以为编码助手提供构建此类智能文档工作流所需的标准化上下文。
总结与展望
最佳实践是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我们正在从一个由工程师理解业务需求并完成技术实现的时代,迈向一个由领域专家直接向编码助手表达需求、由助手处理技术复杂性的新时代。
然而,这一转变成功的关键在于,编码助手必须能够弥合自然语言业务需求与企业数据混乱现实之间的鸿沟。文档正是这一鸿沟最明显、也最亟待解决的地方。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为编码助手搭建起这座桥梁,释放其在企业应用开发中的全部潜力。
相关工具与资源
- 连接器与协议
- LlamaCloud MCP
- SemTools
- vibe-llama
- 核心服务
- LlamaCloud
- LlamaIndex Workflows
👉 如果你需要 ChatGPT 代充 / Claude / Claude Code / 镜像 / 中转 API:
- 购买 / 了解更多:ai4.plus
- 备用入口:kk4099.com